22 George Street
"22 George Street" is a podcast that delves into the intriguing world wher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tersect. It explores the stories and insights behind family businesses that break conventions and dare to innovate, ultimately making a mark on the global business stage. Through compelling storytelling and in-depth analysis, "
"22 George Street" es un podcast que explora el fascinante mundo donde se encuentran la tradición y la innovación. Ofrece historias e ideas detrás de los negocios familiares que desafían las convenciones y se atreven a innovar, dejando una huella en el escenario empresarial global.
在《乔治街22号》播客中,我们探究的不仅仅局限于金融、经济或是企业社会责任等议题。这里,我们试图跨越学科边界,触及文化、历史、艺术乃至哲学等众多领域。每一期节目,我们都力图为您带来不同的思维火花,无论是通过深度对话、独到见解还是灵感故事,都旨在激励每一位听众深入反思和积极探索。
22 George Street
中国经济5%增长的真相——高善文和付鹏不敢说的更多
本期《乔治街22号》聚焦中国经济数据的迷雾与真相,从近期高善文和付鹏因直言经济问题而被封杀的事件切入,探讨独裁政权如何通过操控GDP增长数据粉饰经济表现。我们结合芝加哥大学Martínez的研究,揭示了中国等独裁国家利用夸大经济增长巩固权力的系统性问题,以及通过夜间灯光数据等独立指标洞察经济真实表现的方法。在一个信息被严密控制、思想市场缺失的环境中,中国普通民众长期被局限于中宣部供销社式的信息体系,只能接触到被加工过的低质量内容。而即便如高善文和付鹏这样稍微踩着红线说些真话的经济学者,也在当局的高压下迅速被消音。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下行,2024年或许只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个年份。本期节目通过数据、理论与现实案例的结合,揭示了数字假象背后的真实经济与社会困局。无论是从夜间灯光的客观观察,还是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理论框架,我们试图为听众提供一个更清晰的视角:如何穿透数字迷雾,看清独裁制度的本质缺陷。
大家好,欢迎来到《22 George Street》,我是你的主持人乔治!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真实的经济增长数据.
12月4日,<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内地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左一点或右一点,都可以接受。这与9月份政治局会议上有信心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论调,只差了3个月.而中国的经济学者高善文和付鹏,因为在内部演讲中,直言当前经济问题而引发热议。高善文直指中国2021到2024年经济增长率被高估了10%,并揭示了4700万城镇劳动力的消失;付鹏则分析了中产阶级的衰落和经济刺激政策的失效。他们的观点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却也很快触及了相关部门的“红线”。结果,高善文的微信账号被封,付鹏的短视频账号也无法再被关注。他们的声音被彻底消音,社交平台上的内容被删除,公众的进一步讨论也被压制。
付鹏的听众并非普通大众,而是汇丰银行的私人客户,资产门槛高达1300万人民币。即便如此,他在内部会议上讲述的内容,放在国外毫无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无论是有效需求不足、中产阶级消失,还是经济刺激措施失效,都是明摆的。但对于中国听众来说,这些内容却显得如此新鲜和震撼。许成钢等国外的中国经济专家研判,中国GDP真实的增长在2023年非常可能是零。即使用李克强前总理基于电力消耗、货运量的克强指数,也可以发现作假的端倪。例如,某些年份中国官方GDP增长率为6%-7%,而独立指标如电力消耗的增速可能仅为3%。但我们今天的播客稍后还会给出一个更加有效的测算方式,去了解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
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思想封闭的“供销社”体系中. 就像曾经的计划经济时期商品被统购统销一样,中国的思想领域同样缺乏自由市场的机制。各种声音无法公开、公正地接受评判,而是被中宣部控制的媒体,包括自媒体负责统一收集、筛选和加工,最后以低质量的形式投放给公众。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良知却无法传播,迎合意识形态的谎言成为主流。
偶尔有高善文和付鹏这样的学者,敢于踩着红线讲一些接近真相的内容,就会被人们奉为敢言。然而,这种“红线”有两条。一条是中宣部的“政策红线”,一旦越界,轻则账号封禁,重则可能招致牢狱之灾。另一条则是民众的“接受红线”。长期的信息封闭,使得许多人缺乏对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也不愿意接受与既有认知不符的观点。即便是这些学者略微深入的分析,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更多是因为经济下行的现实让民众已经感受到切肤之痛,而非对独立思考的真正理解。
仅靠几个敢言的学者并不能改变这个封闭的体系。在一个缺乏自由思想市场的环境中,真正的问题不是信息传播的速度,而是思想多样性的根本缺失。当公众只能从单一的信息源获取内容时,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判断力也会被深刻塑造和限制。
我今天想要介绍的是,用卫星记录的夜间灯光数据,就能有效揭示各国经济增长的水分。为什么夜间灯光数据可以作为验证工具?因为灯光是经济活动最直接的反映之一。无论是工厂的运转、城市的扩张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通过夜间灯光的变化得到体现。而且,夜间灯光的数据是由卫星记录的,不受任何国家操控,是独立且客观的。
根据芝加哥大学Martínez教授的研究发现,各国经济活动可以很好地被灯光数据捕捉和反映, 但是在独裁国家却不行,这些国家中GDP增长与夜间灯光亮度的偏离度明显高于民主国家。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独裁国家倾向于报告更高的GDP增长率,暗示其存在人为夸大。
具体而言,独裁国家平均每年的GDP增长至少被高估了大约35%。如果我们用这个调整系数重新审视近年来一些独裁国家的经济增长数据,结果将颠覆传统认知。例如,一些被认为经济奇迹的独裁国家,其真实增长可能远远不如表面数据所显示的那样辉煌。
在独裁国家,领导者需要依赖快速经济增长的神话来证明其合法性,并巩固统治地位。例如,在中国地方政府中,GDP增长数据直接影响地方官员的晋升前景。为了展示“政绩”,地方官员经常人为提高经济数据,彼此攀比。尤其是当独裁国家面临新冠疫情的压力时,GDP数据的夸大程度会显著增加。
中国在新冠封城的时候公布的增长数据听着都好笑,如果人人被关在家,经济还能增长,那为什么现在还要上班呢,继续在家睡觉不好么?也不用像英国一样试验一周四天工作制,不如直接一步到位一周只工作两天?其实正是因为疫情以来政权对稳定性更为敏感,领导者更加需要通过经济增长的幻象,来缓解民众和国际社会的疑虑.
当《经济学人》期刊谈论独裁政权和经济增长时,中国和埃塞俄比亚是两个典型的案例,因为他们是Martínez的样本中虚报GDP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官方GDP数据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实际经济表现存在显著差距,尤其是通过独立指标如夜间灯光强度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差距并非偶然,而是系统性数据造假的结果。
首先,中国长期以来以经济增长作为执政合法性的核心,GDP数据不仅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更是执政党向国内外展示其“政绩”的重要工具。例如,某些年份中国官方报告GDP增长率为6.9%,但电力消耗仅增长1.3%,铁路货运量甚至下降. 中国的夜间灯光数据也不足以支持其报告的高速经济增长,通过这些观察可以推测,2002到2021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至少被系统性高估50%.
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大陆的“发展样板”,埃塞俄比亚政府通过夸大经济增长数据来吸引国际援助和投资。例如,埃塞俄比亚政府多年来报告了超过10%的年均GDP增长率,这一数字显然超出了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实际表现。然而,夜间灯光强度的变化却无法验证这一增长。虚报的繁荣只是用作吸引外资和获取国际机构支持的工具.
这两个国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缺乏独立的统计审计机制。无论是中国还是埃塞俄比亚,官方数据的生成和公布过程都高度依赖于政府机构内部,几乎不存在外部独立监督。这种缺乏透明度的环境,为数据造假提供了便利。2024年中国修订《统计法》,旗帜鲜明地加入了“统计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强调党在统计工作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恐怕不是好消息.
从理论角度来看,数据操控与独裁政权的“宣传需求”密切相关。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其著作中指出,民主制度虽然不完美,但其公开和透明的竞争环境使得政府更难以夸大政绩。而独裁政权中,由于信息封闭和缺乏监督,数据成为一种政治工具,而非客观的经济表现反映. 这种短期策略掩盖了其制度性的低效和经济发展的脆弱性, 也让普通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
Martínez的研究还让人们对独裁国家经济效率的假象有了新的认识。传统观念认为,独裁国家的集中决策能快速推动经济发展,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种集中体现在对数据的随意修改,而不是对经济的真实推动。调整过的GDP数据表明,民主国家的经济表现实际上并不逊色于独裁国家,甚至在长期发展中更具可持续性。
最后,让我们回归常识。如今的中国,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人人自危,动则得咎。别说私人财产的安全无法保障,跨省捕捞,随机行凶,出境边控,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都岌岌可危。在这样的环境下,维持过去的经济规模已成奢望,更遑论经济增长。那些虚假的经济数据,无法掩盖民众肩上的重担和面对未来的迷茫.
基于卫星灯光数据,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长期被虚报50%左右,而疫情之后的增长则完全是虚构的,增长为0或负.但这一切或许只是开始。2024年百业凋敝,依旧是中国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在历史的垃圾时间里,如何破局?或许答案并不在经济模型中, 而在《乔治街22号》。
感谢收听本期内容,欢迎分享给你独立思考的朋友们。愿我们都能在探究世界的路上,保持理性与清醒。下期再见,C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