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George Street

1%的信息如何塑造中国人的认知——管中窥豹还是坐井观天?

22 George Street Season 1 Episode 32

中文信息仅占全球信息总量的1-5%,而大部分中国人只能接触到这些有限的信息。这种信息并非从全球知识体系中平均取样,而是受到严格的选择和过滤,导致的不仅是知识内容的缺失,更是思维工具和常识的整体缺乏。本期《乔治街22号》将聚焦信息封闭如何深刻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从中文信息的局限性、批判性思维和哲学常识的匮乏,到信息封闭造成的心理效应和逻辑断层,我们将揭示信息单一化如何塑造了一种狭隘的认知模式。通过对比开放的信息环境如何助力多样化认知,本期节目探讨了突破信息封闭的可能性,从学习外语到重建深度阅读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信息缺失,不仅是内容的盲点,更是思维方式的桎梏。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打破信息的天花板,走向认知的更高层次。

管中窥豹还是盲人摸象? 95%的信息的缺失如何塑造中国人的认知

欢迎来到《乔治街22号》,我是你的主持人乔治!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信息的局限性如何塑造一个人的认知习惯和对世界的理解.

根据互联网统计,全球信息主要以英文呈现,占比超过50%,之后是西班牙语和法语。相比之下,中文信息仅占约1-5%之间。看到这个数据大部分中国觉得无所谓.一来,自己没必要知道外国的所有的事情; 二来,如果有的事情真的很重要,那自己需要的时候再去看一下就明白了; 三来,人们可以管中窥豹,一顿饭只吃一口也知道好不好吃.

这是中国人一种常见的错误.“管中窥豹”的假设并不成立,因为获得的那1%-5%的信息往往并非从整体知识中随机、平均取样,而是被宣传机构高度选择性地加工和过滤过。更重要的是,信息的缺失不仅意味着知识的盲区,而是抹去多样性和限制视野,从根本上塑造了一代人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它让中国人习惯于接受简单结论,而不懂得追问复杂问题,甚至失去好奇心.

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的研究聚焦于女性劳动经济学,这是一个既具有社会意义又涉及复杂理论的主题。在英文互联网环境中,这样的讨论不仅限于戈尔丁的研究成果本身,还会延伸到关于性别不平等、历史发展轨迹以及政策影响的深入探讨。人们可以了解经济和社会变迁中的性别动态,从中引发更多关于社会公平、职业机会和制度设计的思考。

然而,在中文互联网环境中,这样的讨论却显得单薄。中文媒体大多停留在“妇女能顶半边天”此类口号上,而鲜少延展至具体的历史数据分析、制度变迁的机制解读或政策的实质性讨论。更重要的是,涉及女性权益的议题常常被带入偏见的框架中,例如讨论女性就业的“利弊”,而不是关注制度如何真正为性别平等提供支持。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关于LGBT群体权益或少数族裔议题的讨论中。中国语境无法从历史、社会、经济和法律的多维度进行阐释。而充斥“思想西化”等带有偏见的情绪化表达,以及对其所谓“不符合传统文化”的批判。这种理性分析的缺失不仅妨碍了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理解,也使得中文互联网缺乏对社会复杂问题的理性探讨。

 中文信息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国际互联网的封锁, 而本土平台由于审查和政策导向,更多聚焦于特定议题,缺乏全球视角和多元观点。这种封闭的生态导致用户接触的信息变得更加同质化。通过观看不同立场的讨论、听取跨文化的观点,用户可以在信息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而在一个被严格过滤的环境中,信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被人为削弱,取而代之的是重复性强、观点单一的内容。

 不仅如此,中文互联网的使用习惯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每天的在线时间中,有超过70%花费在短视频平台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这种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轻松的内容消费,而不是深度阅读和系统性思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英文互联网环境中深度知识获取更加便利。

 信息缺失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工具, 即分析问题、理解世界的基本方法论。如果没有这些工具,即使有一天中国停止网络封锁,中国人面对完整的信息,他们也无法消化,更无法将其转化为知识和智慧.

 首先,让我们谈谈中国人缺失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逻辑为基础,对信息进行独立分析、评估和解构的能力。在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这种思维模式的普及。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而康德强调“理性自主”,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认知负责。然而,这些思想遗产在中国的影响却非常有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跟随权威去批斗和搞臭,还有“一分为二”的诡辩,而非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这种缺失导致很多中国人无法区分事实与观点,也无法通过分析复杂问题来得出理性结论。

对缺乏批判性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是非观非常模糊,直到今日,仍然有许多人会提出“文革”也不坏问题. 很少有人从系统性的框架中去反思文革的本质和后果。文革的本质是一场对社会结构和思想多样性的彻底摧毁,而这种极端主义思潮的根源可以通过政治学中的“乌托邦危机”理论来解释:当一个社会以绝对的目标取代多元的价值时,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压制和极端。然而,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许多人并不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而是依赖简单的“好与坏”二元评价,甚至在今天依旧为文革辩护。

 除了批判性思维,中国社会还严重缺乏对哲学和社会学常识的普及。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帮助人们理解社会运作的核心理论,例如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卢梭的公意概念,以及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这些理论为现代社会奠定了思维框架,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权利、什么是平等、什么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平衡。

然而,这些基本常识在中国几乎没有扎根。例如,对于“经济发展是否值得以牺牲人权为代价”这一问题的讨论,很多人依旧缺乏社会契约论的基本理解。社会契约论强调,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于对人民权利的保护,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成果。在这种理论框架下,经济发展不应该以牺牲人权为代价,因为这违背了国家存在的核心目的。然而,在信息和思维工具缺失的情况下,这样的讨论往往会被简化为“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逻辑短路。

 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政权和中国的大跃进。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试图通过极端的社会工程实现乌托邦式的理想,但结果却是人性原则的彻底崩溃。然而,在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环境中,许多人却可以轻易接受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合理化”解释。例如,有人可能会说“波尔布特是为了让柬埔寨走向现代化”,或者“大跃进是好心办坏事”。这些说法完全忽略了基本人性原则,人类生命的尊严和权利不可被随意牺牲。

信息缺失的危害对于青少年更大. 幼年时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思维模式会对成年后的认知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在信息封闭环境中成长的人来说,他们的知识体系往往建立在单一的信息来源上。这种单一性使得他们对外部信息产生天然的不信任,成年后即使接触到新信息,也会本能地选择排斥,而不是尝试理解。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中的“认知舒适区”理论来解释:人们倾向于维护既有的认知框架,避免因新信息的冲击而产生心理不适。

当小粉红读到中国政治或文化的批评性观点时,他们常常会以, “只有中国人才有发言权”, “你不爱国不配为中国人”,为由直接驳回,而不是尝试分析或反思。

在信息生态单一的环境中成长的人,面对外部信息时,往往倾向于进行选择性过滤。这种过滤不仅是一种信息处理策略,更是为了维护自身心理认同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大多数中国人无法通过后天学习,建立起替代“阶级斗争”的思维框架,为了自己的世界观不要崩塌,只能终身禁固于已有局限中.


 信息的长期缺失不仅造成内容的盲区,更在逻辑和常识层面上形成断层。许多中国人在面对历史、政治或哲学问题时,常常难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例如,对权威的天然依赖就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中的“君父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权威被视为社会秩序的象征,而不是需要被质疑和监督的对象。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许多人对国家权力和个人自由之间关系的认知,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接受集权体制下的权威而非民主制度中的多元声音。

另一个例子是对创新和思想实验的态度。在中国社会中,失败常常被视为羞耻,而不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种文化根植于对风险的排斥,使得许多人在面对未知时更倾向于选择保守策略。这种心态不仅限制了个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直到最近几年经济下行前,社会学中的“结构性不公”概念在中国也很难被广泛接受。许多人一直以来都相信个人奋斗的力量,而不是质疑导致不公平的制度结构。例如,当讨论贫富差距时,很多人会强调“努力工作就会成功”,而忽视对资源分配不公的系统性分析。这种个人奋斗的叙事模式掩盖了结构性问题的存在,使得社会无法对制度性不公展开有效讨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社会通过开放的信息生态和多样化的教育系统,培养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认知模式。在英语主导的互联网环境中,获取深度知识的渠道十分便捷,无论是关于历史事件的详细分析,还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文献,都可以轻松获取。此外,西方社会对批判性思维的强调,使得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以更理性的方式分析和解读。这种多元认知模式不仅提高了社会的创新能力,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那么如何打破信息封闭带来的思维局限?

首先,个人层面来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主动努力打破信息的局限,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最重要的一步是学习外语,尤其是英语或其他主要语言。全球信息主要以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等语言呈现,掌握这些语言能够让你直接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源,例如国际学术期刊、TED演讲、跨文化论坛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拓展视野,还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

其次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质疑与反思,而不是盲从或标签化认知。例如,当面对不同的观点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尝试通过事实与逻辑来评估其可信度。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你摆脱固化思维,主动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

另外,打破信息舒适区也至关重要。很多人习惯于只接触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因为这样会让人感到安全和舒适。但这种做法会进一步强化思维的封闭性。一个有意识的选择是主动阅读那些与你观点不同的文章、研究或演讲。例如,如果你倾向于保守主义,不妨了解进步主义的观点;如果你对某些社会问题感到无所谓,试着了解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和争议。正是在这种认知冲突中,思维才能变得更深刻、更开放。

但打破信息封闭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一个核心前提,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正如康德所说,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设定的不成熟状态。而这种成熟状态,只有在积极的思维探索中才能实现。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即使是在英语国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语言的壁垒,和拓展信息的边界。多学习一两门外语,结识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朋友;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打破信息舒适区;结识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朋友,了解多样化的世界视角。这些都是走向更开放、理性和自由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

信息的开放不仅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不要让信息封闭成为你认知的牢笼。主动探索,去了解那些与你观点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去质疑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规则和逻辑。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里,只有具备开放和多样的视角,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感谢收听本期乔治街22号,欢迎分享本期节目给你的家人和朋友,激励他们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下期再见,Ciao!